Hi!~高级内控管理师ICM培训服务平台-报名考试官网欢迎您!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财政部浙江监管局:“四字诀”抓好内控制度建设 推动内控工作高质量发展


3

 

近年来,财政部浙江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财政部党组关于内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环节,以“四字诀”为抓手,扎实推进内控制度建设,推动内控工作高质量发展,为财政监管事业提供坚实保障。

 

一、以“望”为先,强化日常监督

 

浙江监管局将监督融入日常管理,通过创新举措确保制度执行到位。一是建立内控工作台账制度,详细记录内控工作事项,涵盖“工作布置”“工作报告”“制度建设”“风险提示”“学习培训”等类别,实现内控工作常态化管理。二是主动接受外部监督,将局机关纳入在浙中央单位部门预算日常监管范围,按季度报送预算执行双监控资料,接受财政部对编报预算决算、经济业务开展、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等方面的指导。三是开展多层次检查,适时对机关运转、安全生产、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监管业务等多领域进行自查、抽查和重点检查,及时以风险提示等方式予以警示,确保问题早发现、早整改。

 

二、以“闻”为引,注重系统谋划

 

浙江监管局坚持以系统思维统筹谋划年度内控工作,确保内控工作与财政监管业务同步推进。年初,拟定局《年度内部控制工作计划(初稿)》,并在财政部内控委会议召开后,及时学习贯彻相关精神,结合财政部年度工作计划,进一步完善局内控工作计划,明确年度任务目标和时间节点,层层压实责任。同时,将内控管理工作纳入年度履职尽责重点工作任务清单,与全面从严治党、重点监管业务同步推进。此外,浙江监管局还结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研究制定具体措施,明确单位内部监督的主体、范围、程序和权责,落实主体责任。

 

三、以“问”为策,优化内控体系

 

浙江监管局持续优化完善内控制度体系,通过“三问”开展内部制度评估工作。一是问有无新增业务事项,是否存在制度空白的领域;二是问有无条件成熟、可以制度固化的经验成果;三是问有无新变化、新要求,现有制度的流程是否需要调整优化。2023年,针对预算执行监督专项行动事项,及时制定相关监控实施办法,填补制度“空白”;对地方财政运行分析评估工作,升级制发内部工作机制,进行制度更新迭代。同时,浙江监管局打破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优化业务流程,如对档案归档管理业务流程进行优化,确保文书类档案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强化档案归档交接手续。

 

四、以“切”为要,补齐内控短板

 

浙江监管局坚持问题导向,找准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补齐短板。一是针对综合考核现场发现的文稿审核问题,办公室加强核稿工作的同时,对基础性错误典型案例进行摘编,并在局内控委会议上提醒。二是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围绕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进行细致排查,健全完善应急处置预案。三是按照财政部工作部署,开展网络安全、国库集中支付资金使用情况等多项自查检查,强化内控意识,防范内控风险。同时,将内控考核结果作为处室和个人年度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进一步强化内控意识,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五、成效显著,财政监管工作行稳致远

 

通过“四字诀”举措,浙江监管局的内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内控意识深入人心,干部职工主动参与内控工作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内控体系日益完善,制度漏洞得到有效堵塞,风险防控能力显著增强;财政资金管理更加规范,资金使用效益大幅提升;财政监管工作质效持续提升,为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财政部浙江监管局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深化内控工作,不断完善内控体系,创新内控方式,强化内控执行,持续提升财政科学管理效能,为推动财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浙江力量。